渔业局综合管理工作计划(市) 一、海洋综合管理 1、重点协助孚宝项目、深能源码头电厂项目、熔盛造船项目、国华热电项目用海报批,掌握平海电厂项目用海审批情况。 2、严格按照海域使用程序审批建设项目用海,渔业用海使用金征收率 80%以上,海域使用金征收率要达 100%。 3、向社会公示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情况,印刷《*市海洋功能区划》300 本分送各有关部门。 4、完成*深圳海域界线、XX 县区与大亚湾区海域界线签定。 5、重点防止沿海渔民在无居民海岛建设构筑物,以免为大项目开发利用海岛制造人为障碍,积极监督项目单位做好无居民海岛的环境保护工作。 7、认真贯彻实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加大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8、加强对滨海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滨海旅游用海、以及海岛等执法管理。 9、大力打击非法海洋倾废行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特别要加强对惠东港口海龟和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管理。 10、加大对养殖用海的检查力度。 二、渔业生产管理 1、编写转产转业年度计划及其项目可行性报告; 2、组织自愿淘汰渔船上报省局审核审批; 3、淘汰渔船的销毁处置和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4、跟踪项目的批准落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5、组织鲍鱼培苗和美食街项目的验收工作; 6、积极做好转业渔民技术培训的组织动员工作; 7.办培训班 3 期,培训 250 人。 8、挖深池塘,扩大养殖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 第 1 页 共 3 页 9、制定鱼塘改造实施方案,全面组织鱼塘改造项目的实施工作(每年改造 1 万亩鱼塘;建设 11 个生产基地); 10、抓好 11 个示范基地的选点,落实和协调工作,做好方案的实施,实现预期目标。 11、跟进生产试验的进展情况,协调处理生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帮助总结生产试验情况。 12、拟定水科所淡水养殖基地选址、搬迁方案。 13、在做好奥尼罗非鱼种苗繁育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吉富罗非鱼种苗繁育及推广工作;开展工厂化罗非鱼全人工孵化技术研究。争取全年繁育优质种苗 1500 万尾。 14、开展龟鳖特种水产种苗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开展德国镜鲤、方正银鲫、金鲫、易捕鲤亲种选育及鲫鲤杂交育种试验。 15、开展东江鱼类资源调查;继续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开展东江流域养殖污染源监测及水环境修复试验。 16、加强对渔港修复项目的管理和监督,主要是霞涌渔港清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