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两会”精神浅谈“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2011 年的“两会”非比寻常,它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五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犹如走台阶一样也有了显著的提高。2011 年 3 月 5 日上午 9 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 xx 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年度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过去五年,我们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今年两会,提出“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通过近期我对“两会”精神的学习,以下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城镇新增就业 45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都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也就是未来 5 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应将“富民”作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 60 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第 1 页 共 2 页庆祝了 60 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第三,经过 30 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 首次达到 3200 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 gdp 达到 3000美元以上便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十一个规划有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