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户基本状况、 成因及扶贫问题浅析农村贫困户基本状况、成因及扶贫问题浅析脱贫致富是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多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有效地加快了农村脱贫的步伐。那么,当前吉林省农村人口的贫困状况如何?农村贫困人口形成的主要根源在哪里?又应该如何使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本文仅就吉林省农村贫困的成因及扶贫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农村贫困户的基本状况(一)农村贫困人口分布特点与变动情况 1.贫困人口分布 2000 年,省政府根据全省10107 个行政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统一的划定标准,确认了1024 个村为首批扶贫重点村。2002 年末,在原已确定扶贫重点村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确认,有961 个村继续被确定为扶贫重点村,共计覆盖人口114.5 万。从 961 个贫困村的分布状况看,主要分布在:延边291 个,占 30.3% 、白城 268 个,占 27.9% 、松原 108 个,占 11.2% 和白山 107 个,占 11.1% 。覆盖人口的分布情况是延边11.1 万人,占 9.7% 、白城 27.7 万人,占 24.2% 、松原 17.3 万人,占 15.1% 和白山 3.3 万人,占 2.9% 。2002 年,国家还将吉林省的靖宇、大安、通榆、镇赉、和龙、安图、龙井和汪清等八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确定为重点扶持县。这八个国家重点扶持县共有贫困村496 个,覆盖人口25.9 万人,其覆盖贫困村的数量,超过了全省贫困村总数的一半。 2.贫困人口变动情况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0 年吉林省农村中的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 元)为 59.1 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8% 。到 2004 年的四年间,由于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及各级政府扶贫力度的加大,致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到2004 年末,全省的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37 元)已减至29.3 万人,比 2000 年下降了 50.4% ,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1% ,降低了 0.7 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 2003 年西部的白城和东部的延边相继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风灾及低温冷害,多数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下降,贫困人口增加,贫困人口的数量曾一度反弹到43.5 万人。(二)吉林省农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家庭收入的构成差异据对八个国家重点扶持县640 个农户的调查资料显示,2004 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 元以下的(以下简称贫困户)有213 户;人均纯收入在 1000 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