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 96 页--98 页“认识周长”教学目标:1.结合事物或图形,学生在“围一围”“议一议”“量一量”“试一试”等实践活动中感悟和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2.能测量一些物体表面及图形的周长。3.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帕、树叶、线、直尺。学具袋。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课件播放小青蛙和小猪沿花园边线爬行一周的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教师:有的同学说小青蛙比小猪短一些,是这样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感受周长:请学生上来指出小青蛙的路线,再指出小猪的路线。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青蛙和小猪爬行的起点和终点在同一个点上,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周”。提出问题:在数学上,蚂蚁爬过的这一周的长度叫做什么呢?(教师顺势板书课题《认识周长》)【评析】课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明确数学上的一周就是生活中的一圈。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教学例 1。1.视觉感知桌布周长出示情景图(例 1 左图)。提问:想给桌布镶花边,你知道应该镶在什么地方吗?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桌布边沿。出示模拟桌布并演示镶花边,引导学生发现花边围了桌布一周,感受桌布的一周。指出:桌布一周的长度是桌布的周长。2.视觉感知树叶面的周长,出示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从中获取信息。提问:图中这两位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树叶面周长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长吗?3、围一围(1)(出示手帕)师:看看老师手里是什么?生:手帕。师:对,老师觉得这个手帕不够漂亮,想让手帕变漂亮些,于是要给它镶上花边,你知道该镶在什么地方吗?哪位同学能上来告诉老师,帮帮老师的忙。指名上台指出:花边应镶在手帕边沿。学生上台演示。师:同学在镶花边的时候,刚好围了手帕的一圈,一圈呢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一周。老师现在把同学镶的花边用线画出来。从这一点开始围手帕刚好一周回到原来这个点上,这条线的长度就是手帕的周长。(教师课件出示:围手帕一周的长度就是手帕的周长。生齐读一遍。)师:同学们,看到书上例 1,动笔画出桌布的周长。画好之后,同桌互相检查。(2)(出示树叶)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树叶)谁来指出它的周长?学生上台演示。师:说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