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讲明清时期的政治、选择题1.(2019 四川乐山调研)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A. 低级别官员无权参与朝政B.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C. 内阁地位已然被军机处取代D. 内阁权力开始弱化答案 C 依据材料“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不能得出低级别官员无权参与朝政的结论,故 A 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属于皇帝的侍从,B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与政事,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故 C 项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D 项与史实不符,故错误。2.(2018 广东茂名模拟)百官父母之丧,例结丧假,称丁忧。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去官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丁忧时如工作需要,皇帝可以“夺情”令其继续任职。这些规定()A. 体现了明代政治与伦理相结合B. 加强了政府对官吏的严格考核C. 说明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D. 表明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丁忧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将纲常伦理与政治相结合,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A 项正确;B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中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排除 B 项;C 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政治统治渗透纲常伦理观念而不是忠孝观念主导了官僚思维,排除 C 项;材料中丁忧制强调了纲常伦理中的忠孝观念,而不是皇权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排除 D 项。3.(2019 河北廊坊模拟)明代中后期,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内阁的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朝廷行政审批权也转归于寺人(宦官)。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 明朝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B. 宦官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中枢官员C. 内阁在朝廷中的地位上升D. 政治腐败和统治集团内部纷争不断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票拟和批红制度的影响。君主“荒政”,宦官通过批红来插手处理朝廷公文,逐渐把持朝政,干预朝廷事务,致使政治腐败,中央内部的权力之争不断,据此可知,D 项正确。4. (2019 四川成都模拟)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A. 推动了外戚淡出政治舞台B. 反映了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