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即教师的教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答:错误。 在"教”和 "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在学校教育中应以活动课程为主、以学科课程为辅。答:正确。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各有利弊,二者之间优势互补。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其优势在于: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其缺陷是,容易导致对学生的需要、经验的忽视,导致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忽视,导致对现成知识的死记硬背。活动课程又称 "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其优势有: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兴趣和学习动机; 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答:正确 。从社会要求看,教学活动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来开展的,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长期制度;从教学内容看,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从教学手段看,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也具有教育因素; 从教师看,教师是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在教学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立场、观点、个性特征,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关键是要看学生如何接受教学, 如何掌握知识。 当然也可以从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