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实验教程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修复工艺学科。本实习教程以把修复理论与工艺制作有机的结合为目标.融合了口腔医学、材料学、冶金学以及医学美学等知识.系统地介绍了牙体、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后常见修复体的制作理论、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和操作.使学生能掌握各类修复体的制作方法和要点。根据大纲要求.本教程共介绍了九类修复体制作.安排了三十个实习内容.共 152 学时。实习-印模和模型(4 学时)[目的和要求]1.掌握制取一次印模、二次印模和灌注模型的方法和步骤。2.了解印模和模型材料的性能。[实习内容]学生间相互取印模.并灌注石膏模型;无牙颌模型的全口义齿印模并灌注成模型[实习用品]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托盘、酒精灯、火柴、印模膏、弹性印模材料、石蜡油、水、橡皮碗、调拌刀、平头钳、振荡器、模型修整机等。[方法和步骤]一.学生间互取印模1.操作前准备(1)准备检查器械和漱口杯。(2)选择托盘:两名同学为一组.每人选择一副大小、形状合适的有孔有牙颌托盘.要求托盘与牙弓内外侧间约有 3〜4mm 间隙•足以容纳印模材料。翼缘不超过粘膜皱襞.以不妨碍唇、颊、舌组织活动。上颌托盘后缘应盖过上颌结节和颤动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磨牙后垫区。若托盘边缘伸展不够.可用红膏加深或加长至合适为止;若托盘某部位与口腔情况略有差异.可用平头钳调改。2.制取印模(1)调节体位:被操作者头部直立.使其下颌与操作者的肘部相平.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接近平行。(2)取上颌印模:取适量弹性印模粉放在橡皮碗内.按合适水粉比加入清水.快速调拌均匀.放入上颌托盘内。操作者站在被操作者的右后方.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左侧口角.右手将托盘用旋转方式放入口内.对正牙列.并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均匀加压.使托盘就位。同时在印模料未凝固前.迅速用右手固定托盘.左手将上唇、左侧颊组织向前、向下牵动.以作肌功能修整。然后用左手固定托盘.同法作右侧肌功能修整.最后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在双侧前后磨牙区固定托盘。待印模材料凝固后.将托盘从口内取出.对照口腔情况检查印模是否清晰.边缘是否完整.有无气泡等。若符合要求.用清水冲洗后立即灌模。(3)取下颌印模:同法调拌印模料放入下颌托盘。在被操作者的右前方.左手持口镜牵引其右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令被操作者舌尖稍向后上卷起并边抖动边压托盘就位.以防产生气泡。同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