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优良品行的培养孝、恭、善、智勤、俭、健、矩王明湖搜集 2017.5.15 海曙第一篇:孝道的培养百善孝为先1.要建立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2.要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3.要从小事入手训练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行为习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从家长手里接过东西,并道一声辛苦了;当父母劳累时,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摆筷子。4.要以身作则,父母本人要做孝敬长辈的楷模。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在休假日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日长时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5.具体措施:1)尊敬长辈,恭敬礼貌。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学会使用尊称和礼貌用语。我们应教会孩子学会使用“您”、“您老”、“您老高寿了”,学会根据人的年龄,称呼“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等。2)听长辈说话时要认真,不东张西望,不插嘴。和长辈说话时要和气、礼貌,不高声大喊,举止恭敬。3)外出或回家时要和家长打招呼,回家都报一声:“我回来了”。4)和父母有分歧意见时要心平气和,不要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应教会孩子学会商讨,否则很难培养起民主意识。要服从真理,允许孩子提出意见,进行商讨,注意正面引导。5)孩子提出要求时,父母没有答应,不许耍横、任性。孩子提出十条要求,虽然我们能满足,但也要留二三条不让他们满足。让孩子学会节制欲望,不能什么都依着孩子。6)帮助家长干活,生活自理,长期分担家庭的一、两项劳动,搞“家庭劳动承包制”。7)关心长辈,沟通感情。发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