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精选曰志工作日志作为一种个人写作文本,具有不同于日记和记录的特殊性,它通过个人反思性的记录,对于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有扶贫工作曰志,欢迎参阅。扶贫工作曰志1我是市供水总公司24名精准扶贫帮扶队员的其中一员。我的扶贫对象是新桥河村村民万坤兵一家。因万坤兵的儿子六岁时不幸患上股神经纤维瘤,为治疗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后续每年定期的复查和治疗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孩子身体上和心灵上遭受的折磨,让孩子的奶奶精神上受到持续打击,导致身体和精神状况每况愈下,继而丧失劳动能力,这给因病致贫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帮扶过程中,我心中时时在思考:怎样从根本上帮助这一家人从经济层面和心理层面双脱贫呢。万坤兵的妻子向红,在照顾一家老小的同时,还要打工补贴家用,原本乐观开朗的她,面对物质上的困境、精神上的重担,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变得有些消沉。在以往的帮扶过程中,除了按政策有针对性地做好医疗救助、助学扶智以外,我一有机会就尽量从言语上开导她。2月29日,向红突然联系到我,电话里声音低沉、语焉不详。得知她正在陆城,我马上将她邀请到我的办公室。正如有些生理上的疾病会导致病人性格上的问题一样,在贫困户中,物质上的贫困很容易让人出现心理上的贫穷感和被抛弃感,如果能有人及时疏导,加上配套的其他扶贫举措到位,就能让贫困户真正完成心理脱贫。得益于总公司一直以来持续而扎实的帮扶走访工作,让向红对我产生了信任感,需要帮助时能首先想到我。在办公室坐定后,我为她倒了一杯热茶,两人促膝谈心,闲话家常。让她揪心的是:儿子的病又到了复查治疗期,家人相继生病后的世态炎凉,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人到中年,各种精神负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同为母亲,又身为同龄人,我特别能设身处地理解她的难处。仔细听着她的讲述,我不断鼓励她正面思考,相信党和政第1页共7页府,相信在大家共同帮扶支持下,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配合医生治疗,坚定孩子复健的信心,生活就会充满希望。中午,我约上她和她打工单位的主管,一起吃了个简单的便饭,进一步深入了解和解决她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予了她一些建议。我深知,这个家庭最缺的是希望。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他们的脱贫目标不难实现,难的是家里每一个成员能够坚定信心,在上级和我们的帮助下,扛过这一段困难时光。我真诚地希望,每个贫困户都具备向红勤劳、善良、坚强的品质,我们也将尽其所能,帮助他们早日脱贫。扶贫工作曰志2进村时间不到四个月,梁旭红就筹资2万余元,为自己所担任第一书记的村修建田间道路7.5公里;投资7万余元,完成了一自然村人畜饮水管网铺设工程850米;为村里4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争取到了教育补助;协助村委劳务输出10人;帮助两名村民进行了锅炉操作工初级报名培训,并帮助他们取得了上岗资格证。去年7月下旬,XX县区审计局干部梁旭红,被派到该区信义镇任家沟村担任第一书记,负责组织扶贫攻坚。短短100多天的时间,这位第一书记就为任家沟村量身定制了脱贫方案并风风火火地行动起来。进村第一天,梁旭红迫不及待地来到村两委、走进贫困户家中做民情调查。她了解到村里一些自然村的道路还不好走,一到秋季收获季节,村民的农作物搬不回来更运不出去。村里距离市区15公里的路程硬是得开车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她看到了留守老人面对生活和家中良田的无奈。孩子们都进城务工了,家里的田地眼看着一天天、一年年变为荒地;她听到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的声音,教育、养老、健康都是这个村村民们面临的一些基本生活问题。梁旭红把这些所看所需都记到工作日志里,已经完成的、准备做的、有条件启动的。密密麻麻的工作日志上,更多的是她要带领村民怎么走上致富道路的想法和做法。任家沟村有集中连片的核桃经济林1200亩,零散的核桃林还有150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梁旭红结合村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将核桃第2页共7页产业作为帮扶村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并进行扶植。去年9月,在XX县区审计局的大力支持下,核桃林管护项目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短短的百日里,梁旭红在村民的眼里就是一个做事果断利落女汉子,村民们已经对这位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