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衡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是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目标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1-2015 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加快发展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抓手,全力以赴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781.5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45.3%,年均增长 7.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73 万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 59.26 亿元,比2005 年增长 90.1%,年均增长 13.7%,占 GDP 的比重由“十五”末的 6.1%提高到 7.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 27.97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110%,年均增长 1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增产丰收,总产量突破 70 亿斤,粮棉油人均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瘦肉型猪、奶牛等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率达到50%,比“十五”末提高 3.1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245.8 亿元,比 2005 年增长 94.3%;传统服务业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542.9 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992.8 亿元。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 737 项,完成投资750 亿元。2010 年全市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 573 个,是 2005 年的 9.6 倍;省重点项目单体规模从 2005 年的 2 亿元提高到 7.12 亿元,年均增加 1 亿多元。工业聚集区建设全面提速,规划总面积达到 275 平方公里,入住亿元以上项目 340 个,省重点在建项目园区入住率达到100%。桃城工业聚集区、故城衡德工业园、冀州工业聚集区、安平工业聚集区、武邑循环经济园区等 5 个聚集区被批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