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1、 无线频段的划分波段名称频段(f)范围波长(λ)范围长波15~100KHz20000~3000m中长波100~150KHz3000~2000m中短波150~1500KHz2000~200m短波1.5~30MHz200~10m超短波30~300MHz10~1m微波(分米波)300~3000MHz1m~10cm微波(厘米波)3~30GHz10~1cm微波(毫米波)30~300GHz1cm~1mm微波(超毫米波)大于 300GHz小于 1mm2、 我国常用移动通信使用频段(a) GSM900:上行:890~915MHz,下行:935~960MHz,每载波带宽 200 KHz;GSM1800:上行:1710~1720MHz,下行:1805~1815MHz,每载波带宽200 KHz;(b) CDMA2000:上行:825~835MHz,下行:870~880MHz,每载波带宽1.23MHz;(c) PHS:1900~1920MHz,每载波带宽 300KHz;(d) 集群:上行 806~821MHz,下行 851~866MHz,每载波带宽 25KHz;3、 波长 λ、频率 f 的关系为c=f*λ式中:c 为光速,数值为 3×108m/s,f 单位为 Hz,λ 单位为 m。4、 波传播的几种方式a)表面波传播:以绕射方式,沿着地球表面传播。b)天波传播:通过高空电离层反射传播。c)空间波传播:通过直线传播和地面反射传播。d)散射传播:利用大气对流层和电离层的不均匀性来散射传播。长波一般通过表面波传播;中波、短波一般通过表面波或天波传播;微波一般通过空间波、散射波传播。5、 仙农(Shannon)定理C=Blog2(1+S/N)上式中 C 为信道容量,B 为信道带宽,S/N 为信噪比。扩频通信即据此原理。6、 TDD、FDD、TDMA、FDMA、CDMA 的区别a)TDD(时分双工)收发信共用一射频频带,上、下行链路使用不同的时隙来进行通信。b)FDD(频分双工)收发信使用一个不同的射频频率来进行通信。c)TDMA(时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同一载波的不同时隙来区分。d)FDMA(频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载波来区分。CDMA(码分多址)传送给不同终端用户的信息通过不同码调制来区分。7、 大尺度路径损耗和小尺度路径损耗大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长距离上的场强变化,又叫慢衰落。自由空间损耗即属于典型的大尺度路径损耗。小尺度路径损耗:无线信号经过短时间或短距离传播后其幅度快速衰落,又叫快衰落。多经传播是引起小尺度传播的主要原因。8、 平衰落和选择性衰落平衰落:发射信号的频谱特性在接收机内仍能保持不变的衰落。选择性衰落:发射信号的频谱特性在接收机内发生了畸变的衰落。9、 极化波的极化是指电场的取向随时间变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