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XX省XX市考察报告一、考察地区的基本情况(一)xx市基本情况。xx市位于XX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9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115亿吨,石油14亿吨,天然气2000多亿立方米,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延安光照充足,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苹果、红枣等农产品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延长石油”、“洛川苹果”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延安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陕北民歌、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久负盛名,是西部地区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xx区或杨凌示范区,是中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7月成立,由XX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XX县区。示范区管委会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二、学习考察的主要收获这次学习考察时间较短,行程安排紧凑,但收获颇丰。同志们对考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印象深刻,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增强了加快xx旗发展的责任感。特别是考察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坚持艰苦奋斗,传承发扬了延安精神。考察组成员在杨家岭、王家坪、宝塔山等重要党史发生地回顾了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历史,通过聆听讲解,观看展览,重温了艰第1页共10页苦的革命斗争环境。从1935年到1948年,中国共产党从困苦走向了强大,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了胜利,延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时代精神,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它的原生形态就是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xx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江泽民同志把延安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自强不息,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和善于夺取胜利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我们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坚持优化结构,促进了产业升级转型。考察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延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勇于探索的创新魄力,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延安经济虽居于XX省第一方阵,但长期以来对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资源过度依赖,导致经济结构相对单一,gdp增长乏力,增速连续三年位列全省末位。20XX,xx市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战略,坚持园区化承载、大项目带动、集群化发展,加快园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发展能源工业,大力发展油煤气盐化工,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南北两大化工园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xx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建成一批重大能源化工、轻工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优特农产品加工营销基地和5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发展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71亿元,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位居陕西前列。财政总收入444.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3亿元,人均财力位居陕西前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48元和7655元,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第2页共10页(三)坚持产业经营,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两地的农业发展,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