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XX省XX市XX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考察报告考察组一行听取两市农业、国土等部门情况介绍,深入现代农业示范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10多个考察点了解情况,并就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现将学习考察的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特点衡水、沧州都是传统农业大市和XX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之一,两市把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突破口,取得显著成效。xx市总面积8115平方公里,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62.56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33.49%,其中1000—3000亩经营主体124个,3000亩以上经营主体73个。xx市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土地流转面积153.33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15.15%。两市的主要做法如下:1.鼓励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村土地流转。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后,xx市在XX省率先探索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通知》、《关于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和相关扶持政策。按照商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出台具体的注册登记办法,放宽注册登记条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免费登记,推动家庭农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XX年底,全市注册家庭农场895家,至今年7月底已达2845家,新增1950家,家庭农场注册数量、土地流转率居XX省之首。2.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土地流转。两市按照运作方式市场化、流转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引导鼓励承包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各类经营主体流转。目前,主要有五种模式:一是家庭农场型。家庭农场代表了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是两市重点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二是种植大户型。鼓励种田第1页共5页能手通过集中土地发展特色种植业。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型。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将农民土地流转出来,或农民带地入社,实现规模经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四是农业公司型。以农业实体公司为主体,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发展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五是工商资本主导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xx市30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典型绝大多数由工商资本兴办。3.完善监管机制和工作规程,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两市在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化和规范化上下足功夫,形成一整套规范管理的工作制度、机制和规程。xx市建立了土地流转合同制、流转合同鉴定制、委托流转协议制、流转备案登记制等制度,对达成土地流转意向或协议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省农业厅制发的流转合同示范文本,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并由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进行鉴证。全面推广“353”保障机制,即流转前评估做到3个确定,确定受让主体资质、项目建设可行性及有无非农化倾向;流转操作中坚持5项标准,包括承包经营权确认、流转方式选择、农户权益保障、租金支付约定和就业优先保障;流转后做到3个监督审查,审查项目经营合法性、流转合同履行情况及项目建设和发展前景。xx市xx县20XX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县,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严格操作规程,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规范土地流转报批、统一规范流转合同签订、统一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台账、统一规范土地纠纷调解和仲裁,确保土地流转规范有序。4.加强工作体系和平台建设,服务农村土地流转。两市着力抓好县、乡两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建设,配齐村级土地流转信息员,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服务中心设立交易大厅,安排专业人员免费提供土地流转政策的咨询、供求信息的登记发布、土地流转价格的评估、合同签订的指导和鉴证等“一条龙”服务,形成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沧州173个乡(镇)均依托农经站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xx市规模流转的合同签订率达100%,且大多经乡镇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第2页共5页鉴证。两市还依托各县农经站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妥善化解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农户和受让方的合法利益。5.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搞好农村土地流转。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