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年XX省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特点、问题及对策建议120XX年XX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灾害主要特点XX省20XX年汛期发生了多次强降雨过程,暴雨强度大、江湖水位高、灾害损失严重。1.1暴雨特征(1)强降水时间长,总量大。安徽全省20XX年5月1日至7月20日平均面雨量733mm,较常年偏多6成,比1998年偏多4成,累计过程最大点雨量休宁田里站1544mm。梅雨期(6月18日至7月5日,降雨持续时间18d)XX省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551mm,其中累积过程最大点雨量XX县区水龙山站1314mm。(2)降雨强度大,时空分布不利。6月18日以来,XX省长江流域最大1d、3d、7d、15d面平均雨量分别为89mm、243mm、363mm、507mm,其中最大3d降雨量列历史第1位,大于1969年(205.8mm),重现期超50年。最大7d降雨量列历史第1位,重现期接近50年。最大15d降雨量仅次于1969年列历史第2位,重现期接近50年。降雨的空间分布情况恶劣。1.2洪水特征(1)沿江河湖底水高。受长江上游来水影响,4月以来,长江干流安徽段水位一直偏高,大通站水位高于常年1.21~3.34m;安庆站水位高于常年2.79~5.13m。沿江水位普遍高于沿江湖泊水位,导致沿江湖泊几乎无法自流外排,难以腾出库容调蓄洪水。(2)区间来水大、洪水涨势猛。截至7月5日,长江干流安徽段入省控制站汇口站至大通站水位总体低于1998年、1999年,较1998年最高水位低0.80~1.50m,较1999年最高水位低0.30~0.90m。受安徽段河流洪水影响,出省控制站马鞍山站7月5日15时最高水位11.16m,与1999年最高水位持平。马鞍山站高水位主要受XX省区间降雨汇流影响,水位与1998年、1999年最高水位相当。(3)超历史超保证水位河湖多。水阳江、西河、永安河、牛屯河、姑溪河、派河等34条第1页共11页河流先后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其中水阳江、裕溪河等17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漳河、西河、永安河等1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水位洪水。沿江湖泊全部超保证水位(安全水位)以上,其中白荡湖、枫沙湖、菜子湖、升金湖超历史最高水位,巢湖接近历史最高水位。总体上,沿江河流最大1d、3d、7d、15d洪量与历史典型年对比,三江流域、巢湖流域、二郎河、黄湓河、尧渡河等20XX年的洪量总体大于1998年和1999年,仅次于1954年。1.3洪灾特点(1)高水位时间长,重要堤防无大险,河湖圩堤防险情多。据XX省防办统计,6月18日以来,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湖泊超警戒水位均在20d以上。长江干堤、城市防洪堤等重要堤防无较大以上险情发生,但受长时间、高水位浸泡,河湖堤防险情频发,累计出现险情1831处,溃破千亩圩口129个,淹没耕地47.43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圩口12个。129个千亩以上破圩中,125个为漫破(其中有4个主动蓄水保堤),溃破的只有4个;另有38座小型水库出险,但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2)长江沿岸湖泊周边圩区受灾严重。受长江干流高水位顶托,沿江湖泊洪水大多难以自排。因大部分湖泊抽排能力弱,湖泊水位居高不下,沿湖堤防险象环生,沿湖圩口漫破、溃破多。(3)中小河流尤其是沿江通江一级支流受灾偏重。中小河流总体防洪标准低,通江一级支流下受长江高洪水位顶托,上承二、三级支流汇集的洪水,多种因素叠加造成一些圩垸堤防漫破、溃破,损失严重。(4)受灾面积大、转移人员多、损失重。据XX省防办统计,入梅以来强降雨导致全省宣城、六安、安庆等11市73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1275万人,转移人口117.4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74.36万亩,倒塌房屋5.08万间,水利设施损毁7.2万处,损失中绝大部分来自长江流域。220XX年XX省洪灾凸显的问题与难点在20XX年的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XX省在组织领导、工程调度、监测预警、转移安置和灾后恢复等诸多方面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暴露出问题第2页共11页和防洪难点。2.1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巨大,现有防洪工作与新形势不太适应1998年大水之后,XX省经济社会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对防洪形势产生较大影响。(1)防汛期间抗洪抢险人力减少。县(市、区)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平时农村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汛期巡堤、查险、排险、抢险、转移、救灾等工作人员严重不足,防汛抗洪更多依赖于部队、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