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理综述-癫痫VIP免费

药理综述-癫痫_第1页
1/6
药理综述-癫痫_第2页
2/6
药理综述-癫痫_第3页
3/6
新型抗癫痫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严重脑部疾病, 随着对癫痫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 更多的抗癫痫药物得以开发使用。本文分类综述了 C2 氨基丁酸(GABA) 能药物、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以及作用于膜离子通道、神经肽受体等靶点的抗癫痫新药。关键词 癫痫; C2 氨基丁酸受体; 谷氨酸受体; 离子通道; 神经肽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出现脑局部病灶神经元阵发性异常高频放电,并向周围扩散,导致大脑功能短暂失调[ 1 ].。正确选择抗癫痫药是控制癫痫发作的关键。抗癫痫药分为传统抗癫痫药和新型抗癫痫药, 习惯上将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上市的称作传统抗癫痫药, 把近年上市的称作新型抗癫痫药。新型抗癫痫药主要有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托吡酯、左乙拉西坦、氨己烯酸、噻加宾、非尔氨酯、唑尼沙胺、普加巴林等。新一代抗癫痫药疗效与传统抗癫痫药相比, 它们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不良反应较少, 特别是药物间相互影响少, 因此在药物联合应用时限制也较少[ 2 ]。目前, 已知的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点:1 阻滞钠通道: 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钠通道, 减少培养的神经元持续性动作电位发放的频率, 去极化时这种作用增强, 而反复去极化现在认为就是癫痫发作的机制; º 增强 C2 氨基丁酸作用: 以各种不同途径增强GABA 活性, 抑制动作电位的高频重复发放; » 拮抗兴奋性氨基酸: 兴奋性氨基酸及其受体是癫痫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以不同方式降低兴奋性递质(包括谷氨酸)的活性, 可以抑制各种癫痫动物模型的惊厥发作; ¼ 阻滞钙通道: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有许多型, 目前已比较了解的有 L、N、P、Q、R、T 亚型。降低钙离子流入突触终末及阻滞突触前释放神经递质, 也是抗癫痫发作的一种抑制[ 3]。2 新型抗癫痫药2.1 C2 氨基丁酸(GABA) 能药物丫一氨基丁酸(G AB A )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递质, 促使 Cl 一内流入细胞使胞膜的超极化更加稳定。凡能增加 G A BA 含量或延长作用时间或增加敏感性者均有抗癫痈作用。2.1.1 加巴喷丁 加巴喷丁具有高度脂溶性, 能透过血脑屏障,不影响 N a + 通道, 而是与中枢神经元上的一个特殊蛋白质结合, 这种蛋白质不与其他抗癫痈药结合,存在于富含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突触的新皮质区内〔4〕。本品具有明显的抗癫痈作用, 对部分性癫痈发作继发全身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效。.虽然加巴喷丁的抗癫痫作用相对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理综述-癫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