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建国大业》有感 观《建国大业》有感上周四在院我院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这一批的发展对象一起观看了建国大业,我认为这是在我们转正成为正式党员之前,又一次十分有意义的党的教育。《建国大业》影片开始,三大战役轰轰的炮火,胜利的号响拉开了电影的帷幕,当听到开场那三大战役的胜利就叫我的心不能再平静下来,十分的激动。到共产党挺进北平,红军将士高喊“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恢宏的气势,让我感觉到了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自豪感,一下子叫我钻进了历史的漩涡之中,仿佛我回到了那个年代。从**谈判讲起,飞机上的周恩来总理神情凝重,主席毛泽东更是寓意深长的望着机舱的窗外。因为此时为历史中的 1945 年,抗战刚刚胜利,蒋介石踌躇满志,居高临下,用不屑的眼光看着从山沟沟里钻出来的共产党领袖毛主席,丝毫没有把共产党这只“杂牌军”放在眼里。也难怪,这时的蒋介石身上照耀着中国的领袖,民族英雄光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手中又握着 400 万美式装备的精锐国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得天时地利却失人和,国民党后方的军政腐败,经济凋零,民主人士惨遭捕杀,成为国民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被已被官僚挟持国民经济即便是“太子”蒋经国亲临上海,戡乱整治,提出“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蒋介石也看到了问题的症结,“不反腐败亡党,反腐败,亡国”。最后,老蒋选择了不反腐败。因为,在亡党亡国之间,他宁肯选亡国。党是权力的工具,如果没有掌握权力的工具,失去了权力,国家对当权者来说,还有什么意义。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自利,国民党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天下。前方的战火已经烧到延安,毛主席一句"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需要拥有何等的勇气与气魄才能提出的战略构想。而对于国民党六个月完成的戡乱,并没有如期而至,接下来的一系列战事就令蒋介石痛心疾首了,先是华野名将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率华野虎狼之师于万军之中全歼国军第一王牌整编七十四师于孟良崮,立斩张灵甫于马下,两大阵营领袖都没想到,于是一个大喜过第 1 页 共 2 页望,一个大悲痛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似尖刀直插敌腹,东北战场四保临江,三下江南,围长春困沈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气势如虹,不到 30 小时破天津,兵临城下和平解放北平,胜利的捷报雪片般的飞往中央,在影片中的一幕,当淮海大胜的捷报传来时,中央五大书记举杯痛饮庆祝,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