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医骨伤科 117 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疗效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2 锁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2.1 诊断依据2.1.1 有外伤史。2.1.2 多发于锁骨中 1/3 或中外 1/3 交界处。2.1.3 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2.1.4X 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2.2 证候分类2.2.1 青枝型骨折:多见于幼儿,骨折处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2.2.2 横断型骨折:多见成年人,骨折端可具有典型的重叠,近端向上后方移位,远端向下前方移位。。2.2.3 粉碎型骨折:多为直接暴力引起,常于中 1/3 处有小骨片呈垂直移位。2.3 疗效评定2.3,1 治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有连续性骨痂形成,断端无压痛,无冲击痛,功能恢复。2.3.2 好转:对位及对线尚可,或骨折对位不佳,但功能恢复尚好。2.3.3 未愈:骨折不愈合成局部明显畸形,功能障碍。3 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3.1 诊断依据3.1.1 有外伤史。3.1.2 主要由直接暴力引起,常见肩胛体部骨折。3.1.3 肩胛部常有皮下瘀斑,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活动时疼痛加剧,不能充分外展。3.1.4X 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部位。3.2 证候分类3.2.1 肩胛体骨折:肩胛部软组织肿胀明显,皮下瘀斑,压痛,活动受限,充分外展受限。3.2.2 肩胛冈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或可触及折端异常活动。3.2.3 肩胛颈骨折:多由间接外力所致。无移位型:肩活动疼痛,肩部、腋窝有压痛。移位型:肩外型变平,肩峰突出,锁骨下窝处饱满,呈固定畸形,从外向内顶压肱骨头可使疼痛加重。3.2.4 肩胛盂骨折:肩部肿胀,活动受限。3.2.5 肩峰骨折:肿胀,肩峰端压痛,外展上臂时疼痛加剧。3.2.6 喙突骨折:抗阻力内收肩及屈肘时疼痛加剧。3.3 疗效评定3.3.1 治愈:骨折对位满意,骨折线模糊,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3.3.2 好转:对位尚可,或骨折对位欠佳,功能恢复尚可。3.3.3 未愈:骨折对位差,功能障碍。4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4.1 诊断依据4.1.1 有外伤史。4.1.2 多发于成人。4.1.3 肩部肿胀,大结节处有压痛,肩外展活动明显受限。4.1.4X 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