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1、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2、渗碳体(Fe3C):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鱼骨状。3、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4、纤维组织:经过一定塑性变形后,金属组织(特别是晶界上存在的杂质)沿变形方向的流线分布叫纤维组织。5、再结晶:经过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二、填空题(共 20 分,每空格 0.5 分)1、布氏硬度;冲击韧性;条件屈服极限2、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键3、形核;晶核成长4、滑移;孪生;滑移5、热处理(扩散退火)6、高;低7、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8、A3 线+30~50℃;亚共析钢9、针叶;板条;低碳马氏体10、淬透性;防止回火脆性11、不锈钢;提高钢的抗腐蚀性能;防止晶间腐蚀;奥氏体12、从液体中直接结晶得到;从奥氏体中析出;从渗碳体分解得到13、球墨铸铁;抗拉强度;延伸率14、可热处理;不可热处理15、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打√或 ╳)题号12345678910答案××√××××√√×四、选择题(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ADCCDCCA题号1112131415答案BCBCC四、简答题(共 16 分)1、(5 分)答:实际常使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三种。三种硬度试验值有大致的换算关系,机械、机械工艺或金属材料的手册上面一般都有换算关系表。(2 分)布氏硬度: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是 HB450,适用于测定硬度较低的金属材料,如退火、正火、调质钢、铸铁及有色金属的硬度。洛氏硬度: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硬度测量的方法,因为操作简便、迅速,可以直接读出硬度值,缺点是因压痕小对材料有偏析及组织不均匀的情况,测量结果分离度大,再现性较差。洛氏硬度有 A、B、C 等几种标尺,其中 C 标尺(即 HRC)用的最多,该硬度有效范围是 20-67(相当于HB230-700),适用于测定硬度较高的金属材料,如淬火钢及调质钢。维氏硬度:试验时加载的压力小,压入深度浅,对工件损伤小。特别适用于测量零件的表面淬硬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