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货币银行方向)课程实践实施细则一、《统计学原理》社会调查实施细则经济类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门人才。统计学不仅专业性强,涉及的面也宽,而一般情况下,学生缺乏业务实践。即使是那些在实务部门工作的学生也可能缺乏业务实践。为培养和锻炼学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性,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指社会调查。具体要求如下:一、 社会调查的目的社会调查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企业经济活动,了解其数量关系和数量特点,提高学员利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关键或焦点问题通过调查,搜集相关资料,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达到深入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目的,实现《统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二、社会调查的要求1、财经类金融专业的学生,必须全部参加此课程的社会调查。2、社会调查原则上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至少安排一次。具体到各市(地)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的时间安排,视学生的具体情况由各市(地)电大自行决定。建议在学完第 5 章“抽样调查”后安排课程调查。三、社会调查的组织形式及时间要求1、组织形式:根据学员的数量,最好每 10 人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在企业综合部门或统计部门工作的学员带队,或者由校方出面与上述机构联系,使学员深入到其内部,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课题,有针对性地去搜集资料、了解和调研。 2、时间:社会调查起止时间以一周为宜。四、社会调查的内容1、根据教材的内容,可选择如下几个题材作为本课程社会调查的内容:(1)统计调查方法的基本形式及其在社会经济调查中的地位;(2)统计调查的基本技巧;(3)社会关键问题、焦点问题的调查方式;(4)调查资料的整理方法及整理结果的表述;(5)企业财务资料的取得方法及分析方法;(6)调查资料整理为变量分配数列及统计图形的技巧与实务;(7)统计数量特征(含平均数、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与应用;(8)抽样推断的理论与操作过程;(9)抽样推断的应用与统计检验;(10)运用动态数列进行分析的方法与应用;(11)统计指数的计算与因素分析法的应用。2、学生应根据上述内容选择一个题目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并搜集好足够的分析素材。3、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调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