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小余洪礼)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分析《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与优美的语言文字相互映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多得的文质兼美的选文。常见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挖掘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但又限于课文语言的概括与凝练,关于居里夫人更感性的人生经历无法直观地呈现,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像是无源之水,干涩而生硬。从语文本体性知识教学的要求研讨此课,就会发现此课独具特质的美,是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与课文的语言文字之美的有机融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感悟到语言文字下的澎湃情感,以及语言形式上的妙用,才是解析课文的突破口。毫无疑问,语言文字必须成为此课教学的重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欣赏阅读的策略,抓住课文中饱含情感之美的几处语言文字,从内容解析入手,通过朗读及内容的有效拓展等,不断强化情感认知,感受语言形式的妙处,更感受居里夫人的生命之美。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及其生命的伟大和美丽。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精彩语段,感受比喻、反复等修辞方法以及联想、夹叙夹议等表达方法的妙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读题1.读题谁来把课题读一下:跨越百年的美丽。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语言艺术与玛丽居里的美丽。(二)揭示这个课题很特别。上面是主标题,下面余老师加了一个副标题。从副标题看,今天这节我们将探究两个方面的美丽,分别是什么?板书(在黑板中间位置):语言艺术、玛丽·居里。读:玛丽·居里。玛丽是她的名,居里是丈夫的姓。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既要欣赏玛丽居里的人生之美,也要欣赏这篇课文的语言艺术之美。【课始点明本课的学习目标,突出语言艺术之美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二、披文入情,感悟生命之美与语言之美(一)解析开头方式1.读文谁来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2.知晓开头方式课件出示: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这是什么开头方式?预设及点拔:(倒叙式开头)有点儿像,但不是。(回忆式开头)意思对了,但没有这种说法。(总起开头)在书上第一自然段旁写下“总起”两个字。一起读:(课件出示)1898年—1998年整整一百的记忆。在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作家梁衡写下了这篇美丽的纪念文章。这篇课文,也是我们小学阶段学到的唯一一篇散文体的人物传记。(二)解析修饰性词语的作用1.读文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看透未来。2.知晓日期的重要你的生日是哪天?知道吗?在这一天(学生的生日),有一个伟大的人物诞生了,他的名字叫什么?(学生报出自己的名字)这就是自信!伟人就是这天诞生的!1898年12月26日,是谁的生日呢?(镭的生日)【将学生的生日与镭的生日巧妙结合,不只是记住镭的生日,还在于启发学生的自信。如此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育内涵,是有效教学的好方法。】3.了解居里的特别“人声鼎沸”写出了什么?(说明人多,非常嘈杂)为什么会立即变得“肃然无声”了呢?预设并点拨——(因为居里夫人的名气很大)那时候,居里夫人的名气不大,不是这个原因。(在这之前,还没有哪个女士能够登上这个讲台)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一直都是男人的占据神圣讲台,突然上来一个女人,而且是这样一个女人——读出标红的句子: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4.体会修饰性词语的作用这里有几个修饰性词语?只读修饰性词语:(课件中标出)年轻漂亮、神色庄重、略显疲倦。每个修饰性词语就像一道彩妆,三重修饰三重妆,玛丽居里的美丽令人惊叹。下文还有这样的修饰性词语,找出来。(白净端庄的脸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带着对美的欣赏,谁来读读这两句话: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你知道修饰性词语的妙用吗?预设——可以让描写更细致,更生动,更形象……读出来:(课件出示)有目的地使用修饰性词语,文字可精确达意,真切如视听。板书:修饰,精确达意。边板书边补充解释:是的,修饰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