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粉虫养殖技术VIP免费

黄粉虫养殖技术_第1页
1/22
黄粉虫养殖技术_第2页
2/22
黄粉虫养殖技术_第3页
3/22
黄粉虫养殖技术黄粉虫又叫面包虫,在昆虫分类学上隶属于鞘翅目,拟步行虫科,粉甲虫属(拟步行虫属)。原产北美洲,50 年代从苏联引进中国饲养,黄粉虫干品含脂肪 30%,含蛋白质高达 50%以上,此外还含有磷、钾、铁、钠、铝等常量元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因干燥的黄粉虫中文学名黄粉虫拉丁学名Tenebriomolitor别称面包虫二名法Tenebriomolitor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亚纲有翅亚纲目鞘翅目亚目多食亚目科拟步甲科属粉甲属种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 40%左右、蛹含 57%、成虫含 60%,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黄粉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椭圆形,乳白色,表面有斑纹。卵长(1.72±0.27)mm,卵宽(0.91±0.09)mm。8 月份室内饲养所产卵的孵化率为 88.24%。幼虫:身体细长,呈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24〜29)mm,初孵幼虫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各节背面前后缘淡褐色,节间及腹面为黄白色,各龄幼虫体长及头壳宽比较稳定,是幼虫分龄的主要依据。蛹:幼虫长到 50 天后,长约 2-3 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成虫:扁平长椭圆形,体长(13.02±0.91)mm,体(4.11±0.33)mm,刚羽化成虫的鞘翅为米黄色,前胸背板为褐色,3h 后鞘翅变为红褐色,3〜4d 后,成虫鞘翅颜色变为黑褐色,触角念珠状,第 3 节长度短于第 1、2 节之和,末节长宽相等,且长于前一节,鞘翅表面刻点很密。成虫的产卵前期约为 3〜5d,卵多为散产,既可产在饲料中,也可产在饲料底层的纸上。成虫在经过 20 目筛的上层疏松麦麸饲料中产卵,有 97.4%的卵都产于纸上,而在同等厚度(5cm)条件下,用面粉代替麦麸,只有 21.4%卵产于纸上,没有饲料时成虫一般不产卵或产卵很少。[1]卵壳表面带有粘液,因此,卵常常会十几粒粘在一起成为一团,或表面粘满了食料碎屑面难以被发现。卵壳薄而软,极易受机械损伤。未经触动的卵,孵化率达 95%以上。卵期 5~15 天。幼虫幼虫喜群居,常团聚于潮湿、阴暗处。其食性与成虫相同。据对群养的 500 头幼虫进行食量测定,幼虫期共消耗麸皮 221g,平均每头 0.442g,按 8000~10000 头老熟幼虫重黄粉虫约 1kg 计算,养成 1kg 老熟幼虫约需麸皮 3.5~4.5kg。幼虫大部分为 13~16 龄,历期为 70~156 天。蛹老熟幼虫停食 4~5 天后多在食料表层化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黄粉虫养殖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