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县区城市管理与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1111]旧城改造调研与城市设计任务指导书本次课程分为二个阶段:调研分析阶段、城市规划设计阶段。对于各阶段的指导书详解如下:1课程进度安排指导书本课程设计历时一学期,共计17周。大体分为二个阶段。一、现场调研阶段第1周-------教师介绍设计任务、调研内容与方法、旧城更新原理、地块及城市相关背景等。熟悉任务书,调研分组,安排具体调研任务与内容,制定调研计划与确定调研内容、方法等。现场调研。第2周-------现场调研与教师答疑穿插进行。第3周-------实习报告汇总、分析和汇报。由各实习分组向教师和同学介绍实习成果和规划设计建议,便于全体同学全面掌握现场基本情况,为下一步规划设计阶段提供共享基础资料。本阶段提交成果-------第三周课程结束上交实习报告,注意自备一份。二、规划设计阶段第4周-------讲授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知识。一草,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第5周-------一草第6周-------一草第7周-------下课收一草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性成果。第8周-------讲评一草,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城市设计内容,讲授城市设计相关知识,布置二草深度要求。第9周-------二草第10周-------下课收二草。第11周-------课上讲评二草,布置三草深度要求。第1页共6页第12周-------三草第13、14周-------三草第17周-------集中周。2调研专题任务指导书一、用地与建筑资料调研①、调研任务与目的:了解用地现状,为进一步用地结构分析与用地功能置换提供依据,以便找出其中不合理内容和改造潜力,重新塑造该地段多样而独特的品质。对本用地的主要功能,尤其是商业功能进行重点调研,以便在规划中对其进行重点强化。了解建筑现状与历史,侧重建筑质量与建筑价值调查,以保证为进一步建筑评价提供可靠基础资料。②、调研成果:1、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2、对用地范围内地块进行编号,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小类标推,落实各自然地块用地性质。对商业设施、居住建筑、办公金融建筑、道路等用地应分别统计并加以分析。其中对商业用地应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大型商场、名字号企业、历史沿革、小商品市场等。注意综合功能用地的甄别。3、分析各地块平均容积率、平均建筑密度、总户数、人口净密度等指标4、主要建筑物与文化遗产调查---侧重调查其历史与现状,对用地内建筑质量进行评价,对用地内历史建筑加以甄别。了解文物建筑与历史优秀建筑。具体调查各地块内建筑面积、建造年代、建筑质量、建筑层数、建筑结构、主要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及平、立、剖面和构造技术等,尤其是建筑立面风格、建筑饰面材料工艺及特殊构造等;建筑设计人、曾经使用功能与现在功能,产权及其更迭(包括建筑房屋权属和现用单位名称),历次修缮情况及目前维修状况;与重大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有无关联。等等。5、调研城市中心区基本用地功能和用地结构及布局。第2页共6页例如应具有电影院功能以及大型电影院应具备的用地规模与建筑规模。二、社会与居民意愿调查了解该地段居民的社会结构、社区关系、文化传统以及居民的意愿等。1、居民人口构成、收入构成、职业构成、家庭人数、家庭人口构成等,2、民意调查,对居住环境满意度、愿望以及对改造规划的问卷调查。3、社区关系,像社区与邻里交往行为、交往方式、交往空间等。4、地方文化传统,使居民产生认同感的地域特征;地段的信仰、生活方式和心态等。三、自然历史及相关规划调研了解城市自然环境特征,熟悉城市建设与开发历史,洞悉地段变迁,掌握已有规划与措施途径。1、城市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体、山体、植被等。2、城市建设与开发历史。3、地块在城市中的位置、范围及历史变迁。4、城市风貌保护区范围、风貌协调区范围及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优秀建筑的位置和历史背景材料。5、对历史建筑的现有保护措施(XX市城市风貌保护办法,XX市文物保护法等)6、相关规划XX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一20XX年)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XX县区分区规划已经规划审批的具体项目以及规划部门对该项目的调改意见。四、交通与基础设施部分调研①、调研任务:收集现有道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