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由来简介植树节很快就要到了,学校单位政府部门都应该积极地参加这个有意义的植树活动,很多人只知道植树节这个名字,但是不知道植树节是怎么来的,跟小编了解一下吧!植树节的由来阅读精选(1):中国植树节的由来3 月 12 日,是中国的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好处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辛亥革命后,民国 4 年(1915 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取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经当年 7 月 21 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民国 17 年(1928 年)北伐完成后,4 月 7 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 18 年(1929 年)2 月 9 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 条。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用心提倡造林,于民国 19 年(1930 年)2 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 3 月 9 日至15 日一周间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 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 3 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 3 月 12 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个性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 条,以便全国照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 年 2 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和对“决定以每年 3 月 12 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大会予以透过。1981 年 12 月 13 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讨论透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因此,许多省市还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阅读精选(2):植树节是几月几日?植树节的由来和好处“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资料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透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