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VIP免费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_第1页
1/10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_第2页
2/10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_第3页
3/10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生产的是整个汽车零部件的载体——白车身。车身是以钢制结构件构成的整车支撑部件,其制造成本约占汽车总成本的 40%左右,焊接质量优劣对整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车身通常由 300〜600 个形状复杂的冲压件及标准件,在 70〜100 个工位上以快节奏焊接而成,辅以少量的焊接、胶接和螺接,焊点多达 4000〜6000 个。车身车间机运线规划的重点是将工艺设备、输送设备、通道走廊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等一系列因素有机协调,得出最佳方案,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物流搬运量和搬运时间,提高柔性化生产能力。机运线的先进程度直接决定制造水平的高低,目前上汽乘用车结合多个工厂规划实际情况,已经基本实现了以柔性化、多车型混合焊接为目标的高度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人工的生产线规划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方案规划机运线的方案规划和车间的工艺流程设计是一个并行的过程,方案规划以特定的工艺流程为前提,同时不同的机运线布局设计又反过来影响工艺流程的设计。上汽某工厂的车身车间采用工艺流程原则来进行布局设计,车身各个零部件按加工工艺顺序流经不同的工位,不仅能够达到特定的高生产节拍,同时可以给生产提供最大限度的制造柔性。在方案规划阶段,需要通过部门交流、历史资料和规划目标等来确定机运线的输入,根据输入因地制宜地规划最适合的方案。输入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工艺相关的输入,如产品的变更、节拍要求变化、存储区大小的需求以及车型生产配比调整等;第二类是与国家标准和工厂规范相关的输入,如各类设备的国家标准、整车的通过性、机运技术规范和设备的选型标准等。工艺输入中最典型和常见的是工艺变更以及工艺能力不足提出的需求。1.工艺变更提出的需求上汽某车身车间共线生产 A 和 B 两种车型,B 车型侧围分为侧围外板和内板,需要在拼合侧围和车顶板后才能拼合侧围外板,因此 B 车型需要有内总拼和总拼两次总拼;而 A 车型侧围内板和外板可在侧围分拼完成拼合,因此完成内总拼后可直接进行补焊。两种车型的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在规划这两种车型时,需要额外地考虑 A 车型到补焊线的机运线(B 车型为已有车型,规划 A 车型时内总拼和总拼线均已存在)。A 车型到补焊线的工艺机运线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工艺方案变更对机运线造成的需求。A 车型每天的产量较高,因此要求机运线具备快速通过、缓冲能力不小于 30min的能力(即不少于 20 台车的存储量)。根据以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车身车间又称为焊装车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