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县平乐镇初中七年级语文学案题目:黔之驴 第 1 课时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2、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引导法一、预习导学:文体知识、字词句 1、《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2、《黔之驴》选自____ ,作者___ _____ ,字______ ____代文学家,因是河东人,世称﹝ ﹞。因是官至柳州刺史,又称( )。3、唐朝__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 好事者 庞然大物 远遁 憖憖然 窥 之 虎大骇 稍近益狎 跳踉大 阚 以为且噬己也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船载以入 (2) 至则无可用 (3) 放之山下 (4)有好事者 (5) 虎见之 (6)庞然 (7) 蔽林间窥之 (8) 稍出近之 (9) 憖憖然 二.达标启学:(一)十分钟时间背诵课文,整体感知(二)课堂师生共研讨,翻译课文.三.反馈评学: 1.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3.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4.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5.哪句话说明了运驴的人是个好事者? ______________ 6.文中介绍了驴来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老虎对驴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津县平乐镇初中七年级语文学案题目:黔之驴 第 2 课时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审核: 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2、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解疑、引导法预习导学:(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虎大骇_______(2)远遁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