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算法与数据结构是通讯工程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典型的算法及其数据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本标准的编写依据是 2008 级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通讯工程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算法与数据结构是通讯工程专业的任选课程。前修课程包括:离散数学、C 语言等,后续课程: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二、课程目标1.知道《算法与数据结构》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结构类型和算法,尤其是典型的算法及其评价指标、数据结构的三要素、存储结构的实现和算法的评价策略。3.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的结构特性,以便为实际应用问题所涉及到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逐步理解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5.培养数据抽象能力;训练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要求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养成良好程序设计习惯。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教学内容知道理解掌握学会1 绪论1.1 什么是数据结构1.2 基本概念和术语1.3 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1.4 算法和算法分析1.5 算法的复杂度与评价√√√√√2 线性表2.1 线性表的类型定义2.2 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2.3 线性表的链式表示和实现2.4 一元多项式的表示及相加√√√√3 栈和队列3.1 栈3.2 栈的应用举例3.3 栈与递归的实现3.4 队列√√√√4 树和二叉树4.1 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4.2 二叉树4.3 遍历二叉树4.4 线索二叉树4.5 树和森林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