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敢说乐说 ——口语交际之我见上饶市第十二小学 张水英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能力。现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相互交流,相互交流就需要说话。新课程标准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育新理念不断地充裕语文教学的课堂。结合在几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我谈谈自己在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口语训练的良好氛围 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搞好口语交际的前提。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待人,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使学生心地坦荡、思维开阔,创造的火花不断地迸发。教师要做学生的听众、朋友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聊天,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出不同的建议,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二、建立宽松和谐的听说氛围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说话方面都存在着紧张、恐惧的心里,有时他们虽然有表达的意愿,也想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别人的好的评价,但他们却总是畏手畏脚,不敢在公开场合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因此在交流过程中,他们从不开口,只是默默的看着其他人回答和讨论问题,生,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嗤笑,被教师批评。这些问题已成为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这种现状的形成的原因很多,有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作用,也与家庭,社会和教师同学的不恰当的方式方法有关.因此,给学生合理的听说空间,建立宽松和谐听说氛围,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首要条件。 在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构成的因素中,教师的因素是重要的,自然责任也是重大的,有着不可替代和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给学生调配好自己的角色,变课堂的统领者,问题的中心发言人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由课堂的主要角色,为课堂的配角,给学生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发言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恰当的评价,对学生的观点要给予尊重和鼓励,要允许他们出现错误。当然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往。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