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初中地理课程本质的研究张素娟北京教育学院一. 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话题?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课堂教学问题都是缘于教师对学科本质的把握和认识不够。例如:在有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貌似很充分,形式活泼,但教学内容地理学科性不强,没有地理学科特色,没有“地理味道”,“四不像”,甚至被其他教师误认为是活动课、政治思想教育课、生物课等。这些课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仅仅关注于地理现象、事实等一些知识的“碎片”,认为是有价值的知识;由于不能把握哪些是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的最有价值的地理主干知识,或者教材上有什么教什么,照本宣科,或者随意从网上查找些资料补充到课堂,有地无理,有考无证,甚至无地无理,体现不出地理学科的本质。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还面临着其他一些问题:如地理学科价值不被社会承认,由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使人感觉地理学科内容很杂很多,误认为谁都能教地理;同时一些内容由于空间分布对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对地理课不感兴趣,不爱学地理,体会不到地理学科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要思考以下问题:哪些是体现地理学科本质的有价值的核心知识?我所教的内容是地理吗?从哪些方面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基于对地理学科本质问题的追问。二. 什么是地理学科本质?什么是地理学科本质?学科本质即学科的统领性观点,是关于学科研究对象、范畴、特点、性质等基本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特点与性质?一)地理学及其基本概念.地理学自己明白,才能让别人明白什么是地理学?不是为了给人讲什么是地理学,而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明白。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请教师用自己的话给初一新生介绍什么是地理学。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源远流长,地理知识是人类最早获得的知识之一。地理学的形成、演进和发展,无不与人类活动的舞台息息相关。在西方,一向认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作为人类家乡的地球。——研究人类行为的背景对生存有用——在哪儿?有什么?西方地理学最早创始人是洪堡和李特尔。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研究人类之家。不是地球的全部,而是“为人类居住地的地表”,最确切的是地球表层。没有地理,人类无法生存,不知道到哪里获得衣食住行。在哪?辨别方向,知道距离。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不要庸俗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密切联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