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郑德荣教授学习体会 16 篇 【一】 5 月 3 日,著名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思想学家,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荣誉(终身)教授,政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郑德荣因肺癌医治无效,在吉林长春逝世,享年 93 岁。 信仰如灯,照亮前程。郑德荣同志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任教 55 年,长期为本科授课,1964 年作为全省唯一政治理论课教师代表出席全国会议,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合影。同时,积极承担并完满完成省委有关部门交给的任务,经常为地方报刊撰写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文章。毕其一生研究中共党史,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出了巨大贡献。成果丰硕,成绩斐然,先后主持过国家、教育部和省社科规划项目 10 项,撰写或主编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余部,发表了学术论文 260 余篇。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收藏了他的 29 本著作。他的很多著作如《毛泽东思想史稿》《毛泽东思想论纲》《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填补了学术空白。多部教材如《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被全国高校通用。 信仰如塔,指引方向。郑德荣 60 岁退休后还先后培养 49名博士,多人成为中共党史学科领域的专家。他教学生的第一堂课,从不讲专业知识,而是告诉学生,作为党史学者,应该树立“理想、勤奋、毅力、进取”的治学精神,坚持“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治学方法。他要学生们时刻记住,党史学者的理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标准的,一切的研究成果都要为历史负责、为党和人民服务。他常说,研究中共党史这个学科的特殊性,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必须有高尚的情操,否则就不配为中共党史的一名教师。为信仰高举旗帜,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郑德荣教授用毕生经历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信仰如星,引人怀念。在东北师范大学郑德荣同志治丧委第 1 页 共 20 页员会的讣告中,这样概括和总结他的一生:“郑德荣先生以坚定的信念与执着的追求为方向,严谨的治学与谦逊的为人作统领,广博的学识与高尚的人格魅力相辉映,把个人融入时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创新融入生活。他胸怀天下,心有大我,与时俱进,永久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老而弥坚、钻之弥深,资政育人、行为世范,是严师典范、良师表率和人师楷模,永远是我们心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