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育人环境永保师生安全——虎关初中“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汇报材料创建“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是学校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领导下,按照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精神,按上级部门的部署要求,坚持把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行动、狠抓落实、抓住重点、认真总结,使“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我校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综合治理,多年来学校无违法犯罪及其它治安事件发生,全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为学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总结如下:一、重视隐性管理,实现平安校园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不是单纯的个体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存在。与人的生存、生活相关的外界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的行为心理。例如,我们走进宾馆大厅不会随地吐痰,走在红地毯上不会乱扔烟头,可见良好的环境对人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所以我校努力把创设良好学风,千方百计把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我们认为学生在教室里安全系数最高,走出校门不安全系数就会增大。我们把这种管理称作实现平安校园的“隐性管理”。因此新生到校第一天,我们就让学生拿到新课本,晚上就组织学生开始安静地晚自修。第二天开始军训,白天训练,晚上照常组织自修,同时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明确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使学生在第一周里就体会到我校严明的纪律、良好的学风。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首因效应的作用,这些手段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克服不良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校开展“三比三不比”活动,即:不比生活比学习,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基础比进步。在同学之间、班级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把学生的精力引进教室,减少了学生外出上网、进“三室一厅”等行为的发生,校内打架斗殴现象也无形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网络“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事关重大,直接影响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影响到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重要政治任务列入工作日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政教处、总务处、教导处等科室领导和有关人员,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工作的实施。为了加强创建工作与其他专项工作的联系,学校还将普法领导小组、社会治安综合领导小组、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小组的工作结合起来,综合有效地开展工作。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网络,做到每班有保卫委员、每寝室有寝室长担任安全信息员,值周领导、学校安全员、班主任和值周教师24小时手机开机,保持信息畅通,保证意外事件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专门设立食堂监督员,专门负责食堂饭菜质量,保证师生饮食安全。三、教育经常持久,做到警钟长鸣学校的安全主要是公私财产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而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因为学生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寄托,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因此在教职工周前会上,学校领导经常性地对广大教职工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使全体教职工树立起“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生命观是教育第一观”的意识。全体教职工要明确职责,依法施教,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增强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敏感性,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抢救和安全保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利用升旗讲话、班主任班会、墙报、广播站、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生人手发放一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教育学生学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的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安全知识手册》,使学生认识到注意安全从我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加强与交警、消防等部门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邀请荷花派出所及县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