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根据测区地质、 地理条件等选用最合适的化探方法。常用的化探方法有: 岩石测量、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等。一、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岩石测量的采样工作和样品加工等方面的工作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因而很少在大范围内开展面积性岩石测量。一般在露岩较好地区进行详查,查证异常,钻孔原生晕等。1、采样布局:面积性测量布设: 应根据探查对象特点选择方网或矩形网。可以采用剖面法或以目标追踪法进行采样。 也可以采用按一定面积划分采样单元,即采用单元网格采样。等轴状或透镜状矿体与异常,通常采用方格网; 带状或长条形矿体或异常一般使用矩形网格。 地形切割剧烈的山区, 可以沿山脊及山脚以及易通行道路布置取样,尽量使样品在区内分布均匀。每一矿化体或异常上不少于2 条测线,每条测线上不少于2~3 个样点。剖面布设: 剖面方向通常垂直地层、 构造线或异常体, 视范围大小布置不同密度的剖面。2、采样定点:通常使用仪器布设测网或采用GPS定点,定点误差在相应比例尺图上不大于 2mm。3、采样方法:⑴、面积性测量:要求采组合样,可按测线组合或按网格组合。通常采样格子或分域采样,每个采样网格内均匀地布采5~8 个子样组合为一个样品;沿线采样则由 3~5 点,岩石碎片 5~8 块组成组合样。通常每一种岩石应分别取样,不可几种岩性混采。组合范围在 5~10m或 1/10 点距的范围内。当矿化极不均匀,或遇构造带、矿化带、蚀变带等有利地段时,应适当加密采样。⑵、剖面测量:按以确定的剖面位置,据不同目的和地质特点,沿剖面线采集组合样。⑶、钻孔原生晕采样: 钻孔岩心取样是沿着钻孔岩心,自上而下在一定点距内作连续拣块或间断拣块。 必要时取地质副样。 取样密度按矿化类型确定, 而分样间距是以岩心提升回次结合孔深和地质特征划分岩性段来确定的。通常对脉型矿或断裂构造型矿化,含矿层可以3~5 米。甚至 1~2 米间距取样。对无矿化、厚度大的岩层, 岩性变化不大时, 点距可以放稀到 5~10 米。在确定的间距内均匀地敲下 5~7 小块,直径小于 20mm左右的碎块组成样品。一般样重量为200~300 克。对均匀性差的矿化,样量可适当加大。对不同岩、矿心要分别取样,近矿部位要加大取样密度。 取样中应严格防止引入沾污物,如泥浆、 油漆以及岩心表面的污染物等。4、背景样品的采样:为获得测区内不同时代地层或岩浆岩的地球化学背景值,可在测区内或在邻区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