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普希金• 亚历山大 · 谢尔盖耶维奇 · 普希金( 1799 - 1837 年)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造者,更是 19世纪世界诗坛的一座高峰。• 他的主要作品有浪漫主义诗歌《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叙事诗《南方组诗》 《青铜骑士》 ,政治诗《致恰达耶夫》 《自由颂》,长诗《茨冈》,长篇诗体小说《叶夫根尼 · 奥涅金》(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典范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第一部作品) 和关于普加乔夫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普希金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时代的重大问题:专制制度与民众的关系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农民问题;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义的典型形象:“多余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及农民运动领袖。这大大促进了俄国社会思想的前进,有利于唤醒人民,有利于俄国解放运动的发展。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及世界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写作背景• 12 月党人起义 1825 年 12 月,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了 12 月党人起义。这次起义是俄国贵族革命者发动的反对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的武装起义。贵族革命者抛弃了财产地位和家庭,奋不顾身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他们被俄国人民视为英雄。沙皇尼古拉一世血腥镇压了起义, 5个领袖被绞死, 100 多人被流放西伯利亚服苦役。更多的人手牵连。他们中间很多是普希金的朋友。十二月党人为什么值得尊敬 ? 俄国十二月党人大多是贵族出身,在专制的沙皇统治时期养尊处优,绝无衣食之虞,但是他们是最早觉醒的一批人 ( 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屈原有相似之处 ) 。他们有高尚的品德,为推翻专制的沙皇统治,推翻落后的农奴制,为国家为民众谋利益,不惜抛弃财产地位和家庭,义无反顾地发动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遭受残酷镇压,沙皇把他们流放到西伯利亚,他们依旧不屈不挠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十二月党人值得尊敬的是他们的起义不是为了争夺权力,而是为了推翻专制暴政。为了理想,这些贵族青年宁愿走向刑场,走向流放地,这是高尚的人格使然。普希金的诗,体现了这种人格理想。 • 米哈伊洛夫斯科耶景色。普希金在流放期间,时常坐在这块石头上陷入遐思,四周的牧场、湖泊、丛林和风车都曾出现在诗人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