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2.1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 、命题:1 、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可写成:若 p 则q 。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可写成:若 p 则q 。 2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2 、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逆命题若 q 则 p逆命题若 q 则 p原命题若 p 则 q原命题若 p 则 q否命题若 p 则 q否命题若 p 则 q逆否命题若 q 则 p 逆否命题若 q 则 p 互逆互逆互逆互逆互 否互 否互 否互 否互为 逆否互为 逆否小 结小 结作 业作 业复 习复 习新 课新 课注: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注: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小 结小 结作 业作 业复 习复 习新 课新 课( 2 )因为若 ab=0 则应该有 a=0 或 b=0 。 所以并不能得到 a 一定为 0 。( 2 )因为若 ab=0 则应该有 a=0 或 b=0 。 所以并不能得到 a 一定为 0 。3 、例 :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 1 )若 x>a2+b2 ,则 x>2ab 。 ( 2 )若 ab=0, 则 a=0 。3 、例 :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 1 )若 x>a2+b2 ,则 x>2ab 。 ( 2 )若 ab=0, 则 a=0 。真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假命题解( 1 )因为若 x>a2+b2 ,而 a2+b2 2ab ,所以可以 得到 x>2ab 。 解( 1 )因为若 x>a2+b2 ,而 a2+b2 2ab ,所以可以 得到 x>2ab 。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小 结小 结作 业作 业复 习复 习新 课新 课解( 1 )原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解( 1 )原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 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 )原命题:若 a2>b2 ,则 a>b 。( 2 )原命题:若 a2>b2 ,则 a>b 。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 三 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 三 角形有两个角相等。4 、例, 将( 1 )改写成“若 p ,则 q” 的形式 并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及其逆命题的真假。 ( 1 )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2 )若 a2>b2 ,则 a>b 。4 、例, 将( 1 )改写成“若 p ,则 q” 的形式 并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及其逆命题的真假。 ( 1 )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2 )若 a2>b2 ,则 a>b 。逆命题:若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