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6青山不老VIP免费

16青山不老_第1页
1/2
16青山不老_第2页
2/2
16.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难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课件。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 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⑴ 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⑵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②“15 年啊,绿化了的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③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①“大环境”──险恶。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②“小环境”──艰苦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指导朗读相关语句。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① 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