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的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读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创作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知识。形成欣赏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技能。 2.通过共同点评,发疑解疑,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3.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情怀——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大海的美丽可爱,充满青春的美丽带给人们的无限幸福、快乐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文章对大海的艺术描写。 2.品味、感悟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和作者奇特的想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南通是一个滨江临海的城市,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来到蓝色的大海边,开垦荒地、繁衍后代,创造了今天这样美丽的城镇,我们是长江的儿女,是大海的骄子。同学们,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请同学描绘大海,大屏幕上出现一幅静止画面。)你描绘的大海真是太美了,我们一起来看海。(欣赏视频) 2.同学们,你在梦中遨游过大海吗?(生答:没有。)那么今天,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进入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梦中,去欣赏他梦中的那片海。(大屏幕展示课题《蔚蓝的王国》) 二、了解作者,初识体裁 1.介绍作者,引导学生注意从人、时、地、事、作、评等方面来识记。 屠格涅夫,俄国 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2.简介散文诗:散文诗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个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有点像诗,具有诗的特质和神韵;又有散文的灵便和自由。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小巧玲珑、晶莹透亮,语言优美、清新,行文自由、活泼,如行云流水。 三、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词语(字音、词义)积累。蔚蓝 宛似 闪烁 颤栗 明澈 潺潺 咫尺 和煦 感人肺腑 五彩缤纷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扫清字词障碍。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屠格涅夫的梦中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 提示: 梦中人:我、伙伴、女人 蔚蓝的王国 梦中景:大海、小船、风帆、仙岛、花、鸟、流水、宝石…… 梦中情:自由、美满、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四、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再读文本,思考。 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