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只有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才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因此,识字教学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培养学生识字的一些方法。一、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平日教学中可以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碧”字,编成“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 “坐”字,编成“两人背靠背,坐在土地上”;“告”字,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武”字,编成武字划刀是个草包等。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可以提高学生识字、辨字、记字的能力。二、在比较中识字。许多教师都有体会:平时总有一些学生把“哪”和“那”互相混淆。如在选词填空时,写成“村子里(那)来这么多新房子?”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比较字音:“哪”读 nǎ,“那”读nà。然后比较字形:“哪”比“那”多了一个“口”。最后是从字义上帮助学生理解。在句子中表示疑问的用“哪”,指较远的地方或事物用“那”。如:“你从哪儿来?”“我到那边去”。这样学生就会区别“哪”和“那”了。三、猜字谜识字 。 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运用以上方法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四、编顺口溜巧识字。有些字的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如学生总是把“己、已、巳”混淆,在组词和造句时还闹出不少笑话。把自己的“己”写成“已”。把已经的“已”写成“巳”。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辨认,我编了顺口溜:开口“己”(jǐ),自己的“己”;半口“已”(yǐ),已经的“已”;闭口“巳”(sì)巳时的“巳”。五、部件构字识字。汉字都是由笔画、部首、独体字等部件构成的,教会学生运用部件构字认识生字,加上、减去或者换上某个部件利用迁移策略,有效地认识新字。如学习“明”字,用熟字“日”+“月”等于“明”,学习“木”字后,认识双木“林”,三木“森”。六、看实物、图画识字。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源于生活,又准确客观地反映着生活。因此,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