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方向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关注热点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明确复习方向• 我们每年的中考命题都是依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的要求来进行的,尤其是《课程标准》,是我们平时教学和中考命题的基本依据,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需要认真的研读。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方向明确。• 《中考说明》中的教学基本要求,实际上为我们划出了考试范围:凡“说明”中没有的内容,就是超范围的,复习时可以删去;在“说明”中要求的,要认真复习。这样复习起来针对性会更强,效果会更佳。 在《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的掌握又有不同的要求,有些是需要识记的。•如江西省 2010 的中考题的第一题 : •1 .在谈到道光皇帝( 1821-1850 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在课标里就有这样的要求: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这些凡是在课标里讲到要“知道”“了解”“简述”“列举”字样的都是需要了解和熟悉的基本知识、需要在复习的时候全面扎实的让学生掌握。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明确复习方向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明确复习方向• 在《课程标准》中有些是要求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在中考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也是我们江西去年的中考题:13 . (10 分 ) 历史视角——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顾历史】 材料一 ( 1895 年)《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伟林说:“中国从 1945 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因为到 1945 年……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 1945 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以上材料引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日本人是怎样“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 1 分) (2)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分)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明确复习方向• 这是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