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下面有关对信息的作用的事例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体现了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B.交通部门通过交通信号灯对行人.车辆的控制保障交通的安全.通畅,体现了信息可被用于控制C.天气预报.股市行情体现信息的时效性 D.身边的信息体现了信息的普遍性2.小东在进行题为“中俄关系”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在因特网上利用( )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①E-mail(电子邮件) ② BBS(电子公告栏) ③ QQ ④ 博客(Weblog)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3.王老师在教学与生活中经常使用电脑。请判断他利用了哪些技术不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畴?( ) A.使用扫描仪和OCR 软件把教材上印刷文字变成电脑文件。 B.上 QQ 与李老师对手下五子棋。C.经常上网与计算机下中国象棋。 D.利用金山译霸翻译英文科技资料。4.使用搜狐搜索引擎时,要搜索中国人获诺贝尔奖方面的情况,应输入( ) A.中国人诺贝尔奖 B.中国人|诺贝尔奖 C.中国人—诺贝尔奖 D. 中国人+诺贝尔奖5.文本信息加工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信息加工类型,下列不属于文本信息加工的是( ) A.制作电子贺卡 B.制作一份电子报刊 C.对图片进行处理 D.写一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B.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D.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7.对于信息特征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B.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 C.信息不具有时效性 D.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处理8.获取信息的途径属于直接获取信息的是( )。A.看电视 B.上网浏览 C.从事科学研究 D.听广播9.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属于间接获取信息的是( )。A.读书看报 B.科学探索 C.实验总结 D.生产劳动10.为了预防计算机被计算机病毒感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不上网 B.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软盘C.经常使用最新杀毒软件检查 D.不轻易打开陌生人的电子邮件11.下列选项中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A.Access B.PowerPoint C.Linux D.Word12.WWW 即 WorldWildWeb,我们经常称它为( )。A.万维网 B.世界网 C.局域网 D.邮件网13.在 Internet 上给在异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