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肿瘤影像诊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 王玉 2009’25/3/5 2Bosniak 肾脏囊性病变分级 I 级:单纯性肾囊肿。 II 级:良性病变。出现囊内分隔、细微钙化、感染及密度增高等,需密切观察,以除外恶性病变。 III 级:出现部分恶变征象:囊壁增厚、钙化、分隔等,此类囊肿可见于良性病变(囊腺瘤、多球形囊肿、出血性囊肿、复合性间隔囊肿、慢性感染或钙化性囊肿等),也可见于恶性病变(如囊性肾癌),影像学不能区分,需活检证实或手术探查。 IV 级:为肾脏囊性恶性病变(如囊腺癌),具备典型恶性病变的影像学征象,如囊壁增厚、边缘不规则、含有实性富血管肿块等,需手术治疗。25/3/5 325/3/5 4肾脏囊肿性病变 单纯性肾囊肿 多囊肾 肾盂旁囊肿、肾盂源性囊肿Ⅱ型、肾窦囊肿 肾周囊肿 髓质海绵肾25/3/5 5单纯性肾囊肿 先天性或后天性,壁薄,仅 1~2mm ,可有钙化;囊内液体无菌,含蛋白质、盐类 尿路造影: IVU 正常。肾盂肾盏光滑受压,肾轴旋转,肾盂肾盏被推移聚拢,不与肾盂肾盏沟通 CT :肾实质内圆形或卵圆形的低密度区,边缘光滑,不强化 MRI :信号均匀,典型者 T1WI 低信号, T2WI 高信号。不强化25/3/5 625/3/5 725/3/5 8多囊肾 先天性,两侧性。常伴有多囊肝。囊液黄色或棕色液体,囊与囊、囊与肾盂肾盏间不相通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显影不良。肾盂肾盏多发压迹,形成“蜘蛛足”征 CT :平扫肾影增大,多发水样低密度区,出血、感染或内含高浓度粘液时密度升高;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不强化 MRI :肾脏分叶状增大。多发囊肿呈“蜂窝状”或“葡萄状”。长 T1 长 T2 信号,出血时 T1WI高信号25/3/5 925/3/5 1025/3/5 1125/3/5 12“ 肾盂旁囊肿” 肾盂旁囊肿:泛指位于肾盂旁的囊肿病变,一般是指单纯囊肿位于肾盂旁 位于肾髓质, 2~4cm ,在肾大盏或肾盂旁,与其不相通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受压,囊肿不显影 CT&MRI :肾盂旁单发囊肿,肾窦脂肪和肾盂、肾盏受压移位25/3/5 1325/3/5 1425/3/5 15肾盂源性囊肿Ⅱ型 肾盂源性囊肿Ⅱ型起源于肾盂及肾大盏的囊肿,被覆移行上皮,有小细管与积尿系统相通 造影:可显影,有时可见细管与肾盂肾大盏相通,囊肿内可出现结石 CT&MRI :肾盂旁单发囊肿,肾窦脂肪和肾盂、肾盏受压移位,显影,充盈造影剂,排空延迟25/3/5 1625/3/5 17肾窦囊肿 肾窦淋巴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