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有礼仪之大 , 故称夏 ; 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 《左传 · 定公十年 · 孔颖达疏 》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两种基本形制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请指出下图当中的错误 三、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 中国的服饰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时期。据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初期,人们已能把兽皮缝制成蔽体的衣物。 1 、商周时期的华夏服饰 商周时期,中原华夏族的服饰主要是上衣下裳,交领右衽。周初制礼作乐,对贵族和平民阶层的冠服制度作了详细规定,并形成了以服色区分贵贱的观念,规定青、赤、黄、白、黑为正色,其位尊。 冕服 春秋战国之交,出现了一种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 ——深衣。战国窄袖曲裾女深衣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判断题 1. 冕服是礼服的一种,上有“十二章纹” ,只有天子才能穿着。 答案: × 2. 深衣的衣与衫相连在一起,制作时上下分裁,中间有缝连接。因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称深衣。答案:√ 2 、秦汉——传统冠服制的确立 秦汉是传统冠服制的确立时期。秦汉时代,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汉代规定,百姓一律不得穿各种带颜色的服装,只能穿本色麻布。直到西汉末年才允许平民服青绿之衣。 汉代深衣仍很流行,深衣按衣襟绕襟与否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汉代妇女曲裾深衣汉代男子曲裾深衣 汉代男女直裾深衣 填空题 1. 汉代的深衣分为 和 两种。 答案:曲裾 直裾 下图所示深衣是曲裾还是直裾? 3 、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服的流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量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胡服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装束,出现了裤褶和裲裆。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魏晋杂裾垂髾服《洛神赋图》局部 魏晋妇女衫裙之一魏晋妇女衫裙之二 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展。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加上丰盛的配饰,能够展现出魏晋女子潇洒俊美的风度。 魏晋男子的服装更有时代特色,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装束仍是一时的风尚。《洛神赋图》局部《高士图》 4 、隋唐时期服装的转变 隋唐时期,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靿靴。但此时的袍衫与前朝略有不同,式样为圆领、右衽、窄袖、领袖裾无缘边。此外,还有襕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