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一、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概念微生物的生长是指细胞物质有规律地、不可逆增加,导致个体体积扩大的生物学过程。当细胞个体生长到一定阶段,通过特定方式产生新的生命个体,即引起生命个体数量增加即繁殖。在高等生物里这两个过程可以明显分开,但对低等特别是单细胞的微生物,由于细胞小,这两个过程紧密联系、很难划分,因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一般指群体生长,这一点与研究动物、植物有所不同。1、 细菌一般没有有性繁殖,多采用二分裂方式。2、 真菌除了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大量孢子如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等外,还能进行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如卵孢子、接合孢子、孢囊孢子等。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微生物生长:单位时间里微生物数量或生物量(Biomass)的变化个体计数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群体重量测定群体生理指标测定(一)以数量变化对微生物生长情况进行测定通常用来测定细菌、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或样品中所含微生物个体的数量(细菌、孢子、酵母菌)。1、培养平板计数法样品充分混匀后,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涂布或倾注在平板上,进行培养,统计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注意:1) 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取平均值;2) 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适,便于准确计数; 一个菌落可能是多个细胞一起形成,所以在科研中一般用菌落形成单位( colony forming units, CFU)来表示,而不是直接表示为细胞数。2、膜过滤培养法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成的菌落进行统计。3、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液体稀释法)1)未知样品进行十倍稀释;2)取三个连续的稀释度平行接种多支试管并培养;3)长菌的为阳性,未长菌的为阴性;4)查表推算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目;4、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采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数量进行直接计数,计算一定容积里样品中微生物的总数量。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不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二)以生物量为指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1、比浊法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以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即 O.D.)表示菌量。多应用于单细胞微生物的培养。2、重量法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或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算微生物群体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