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欧阳公言,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唯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是什么样的魅力让苏轼做出这样高的评价呢? 1 、掌握文中相关的字词及句式。 2 、了解序文的特点。 3 、理解韩愈当时的失意心理。 4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 教学目标 : 《送李愿归盘谷序》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801) 。那时,韩愈时三十五岁正在京师赋闲。在这之前,他依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在徐州任推官。他常直言批评其上级和知己张建封的某些作法,可能不为张见容,愤然离去,等候新的调任 ( 后授四门博士 ) 。这是他在仕途上的一次不小的失意。《送李愿归盘谷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这时的心情。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一)盘 谷: 原称盘古,即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他在一个混沌的大鸡蛋里孕育成人,出世以后,开天辟地,造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风雨雷电、六畜树木、花草虫鱼、人类生灵等等。后人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的功绩,就在盘古出世的太行山上修建了盘古寺。后因音讹,传成了盘谷寺。据考,盘谷寺始建于南朝齐建元元年 ( 公元479 年 ) ,经唐朝扩建以后,成为一处知名胜地。 此说与韩愈文对盘谷的释义有所不同。盘谷 这篇序是送别李愿回盘谷的。 李愿: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详。隐居于盘谷,号盘谷子。 这篇序把盘谷这一地名写在题目上用意是强调李愿的去处。本文一开头就从盘谷地名写起,跟题目用意一致。 解题 课文朗读课文朗读 太行之阳有盘谷 , 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阳:山的南面叫阳。 丛 : (聚集) 鲜少 :xiǎn 少 或曰:有的人 谓 : 通“为” 因为 (二)古今异义 盘旋( 古意:同盘桓,留连、逗留) (三)一词多义(之) 太行之阳有盘 (的) 盘谷之间 (助词) 谓其环两山之间 (助词) 隐者之所盘旋 (主谓间) 友人李愿居之 (代词)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有人说:“因为这山谷环绕在两山之间,所以称作‘盘’。”也有人说:“这个山谷,位置幽僻而地势阻塞,是隐者盘桓逗留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住在这里 ( 一)盘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盘谷在太行之阳。“泉甘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