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国家高XX县区XX年工作总结坚持三区统筹致力创新驱动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今年以来,贵阳国家高XX县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整体亮相目标,以求实、务实、落实的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一)经济指标。火炬口径预计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500亿元、2200亿元,同比增长21.5%、26.1%;地域口径预计工业增加值为41.5亿元,同比增长31.2%;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8.6亿元、9.72亿元,同比增长13.3%、2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18%;招商引资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完成152亿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到位融资118亿元;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800件、680件;新增注册工商企业2870户。(二)亮点工作。荣获第一批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优秀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获批筹建国家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全国首个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区。截至目前,已先后获得13个国家级示范基地。获得全省首批生产服务业集聚区试点、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全国114+1个高XX县区中,排名从61位提升至59位;在全省10家直管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全省103个产业园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数排名第一。二、工作开展情况(一)依托京筑合作,加快高端要素聚集。借助贵阳北京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东风,加快引进北京等地高端要素。一是搭建科技平台。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全省首家以创业投资为主题的咖啡厅新三线咖啡厅建成投入使用;贵阳国际第1页共5页人才城完成优化提升并投入运营;戴尔、华为、英特尔、甲骨文等11家顶级企业组建成立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北化高科食品安全大数据研究院、贵阳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成功引进贵州科学院15家院属研发机构及企业,新增研发机构12家(研发中心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科研院所4家),总数达112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总数达10家。二是创新科技金融。贵州银行首家科技支行落户运营,累计授信科技企业8亿元。被称为贵州四板市场的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为园区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综合服务,帮助22家企业实现信贷融资14500万元,小额灵活融资700万元。推进新三板挂牌工作,东方世纪、南源电力、汇通华城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黔驰信息已递交申报文件。全年科技资金投入2.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33.7%。三是聚集科技人才。建立高层次人才动态信息反馈机制,将人才服务纳入五站合一(党建工作站、群众工作站、工会工作站、团建工作站、妇联工作站)服务范围,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挂牌成立驻京、驻沪高层次人才工作联络站,申报贵州留学人员联谊会、留学人员报国基地,探索构建国内大都市+海外联络站的引才通道,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60名(其中院士3名,千人计划专家2名)。培育申报中央千人计划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256套人才公寓全部建成,即将交付使用。(二)按照六多六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陈刚书记六多六少的招商要求,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一是领导带头开展重点招商。成立以工管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客商亲自接待,亲自迎送,对重大项目亲自洽谈,亲自推动。一年来,工管委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引资59次,洽谈项目180个。二是围绕活动开展节点招商。突出产业导向,抢抓重大机遇,在今年3.1、3.21、4.19、6.19等省市重大招商活动中,共签约项目37个,总投资495亿元。三是组建团队开展精准招商。成立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成都地区等8支招商小分队,面向重点区域、针对重点领域实施精准招商,对接洽谈了大数据、云计算、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第2页共5页目105余个,形成投资意向70个。四是成立机构开展驻点招商。成立驻北京、上海、深圳招商分局,紧盯目标地区意向性项目和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