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00882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习重点第一章1、研究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定义通过感官或借助其他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从而取得事实材料。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 的 发 生 , 发 展 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等方式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 , 按 照 一 定 的 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优点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比较自然和客观性。对 实 验 条 件 控 制 严密,可保证结果的可靠 性 , 便 于 精 确 分析。在自然的情景下,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可以找出实践中的不足,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缺点消极被动的期待某种行为,很难分清哪些因素是引起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研究环境和条件的特殊从而使研究结论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可靠性取决于研究者对各种主观偏差的调控和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会随心理主观意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章1、1、加涅:学习记忆模型A、加工系统(操作)B、执行控制系统C、预期控制系统(动机)2、发展与学习的关系:A、发展对学习有制约作用1)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基础。(拔苗助长是错误的)2)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已有水平。B、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3、学习准备期:又名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适合性包含 3 个因素:个体生理因素、个体智力因素的发展、个体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是教学的出发点、4、学习关键期: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应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Eg:2 岁——口头语言、4 岁——形状直觉形成 4-5 岁——学习书面语言。5、发展敏感期: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此能力某方面最为迅速时期。4 岁前 Eg:2—4 岁——语音学习、5—5.5 岁——掌握数概念6、发展性教学:维果斯基提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这样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