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苏 轼水 调 歌 头•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和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散文四大家,同为“唐宋八大家”。•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书法四大家。”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从 21 岁中进士到现在( 1076 年) 已 20 年,其间,父母相继过世,妻子早逝,与弟弟苏辙六七年未见,而且仕途坎坷,政治上很不得意,多次被贬官。作这首词时苏轼已 41 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 朗读诗词 1. 练读——关注字音、字形。2. 听读——感受意境,体会苏轼当时的心情。3. 配乐读——在古韵悠扬的乐声中,有感情地诵读。 品读诗词问题一:如果时空倒流,你化身为苏轼本人,试将词中的文句变成平实的语言表述出来。 问题二:在这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喜欢的理由。 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 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问题三:找出词中由虚到实的句子,并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问题四:上下阕主要写什么?怎样联系起来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端起酒杯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宫殿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驾 回到天上去承受不了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高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玩弄,欣赏 怎比得上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雕花的窗户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为什么月亮对人不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它老是在人们离别时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有阴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里指月亮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拓展延伸说说你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