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适你知道作者其人其事吗? 胡适 (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北京大学校长。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文学改良刍议》在当时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九二 0 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一九二八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1873—1918 )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 50 出头便撒手人寰 (huán) ,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让孩子接受教育。 23 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文绉绉( ) 庶( )祖母眼翳( ) 绰( )号佃( )户 恭( )筹( )备 摹( )画zhōushùyìchuòdiàngōngchóumó 翳 (yì) :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 zhōu ):形容人谈吐、举止 文雅的样子。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初读课文 , 掌握下列词语 :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文中写了母亲哪些事?这些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性格? 研读品析课文写母亲的件事及体现的品格:1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 5 )3 、 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7 )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5 、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 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8 )6 、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9-11 )不露怒色、气量大、性子好容忍仁慈、温和7 、对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12 )有刚气不受人格侮辱4 、她用舌头乱舔我的眼病。( 7 )2 、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6 )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概括):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5-7)(8-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