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 IT 系统在医疗场所的应用及相关规范来源:中国卫生工程网日期: 2007-12-11 刘佩智周贤摘要: 本文对带绝缘监视的IT 系统在医疗场所的应用、相关规范及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作了简要概述。关键词: IT 系统医疗场所应用相关规范目前,我国大型综合医院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多采用TN系统。该系统接地故障多为金属性短路。因故障电流较大,使断路器等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造成停电。显然TN系统不能满足医院中一些重要场所对不间断供电的使用要求。《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民规) 14.7.6.3条明确规定:在电源突然中断后,有招致重大医疗危险的场所,应采用电力系统不接地( IT 系统)的供电方式。随着电子医疗设备在医院领域的广泛应用,电流对病人构成的潜在威胁也远远大于以前,尤其是病人在手术中或麻醉状态下,各种电极、 传感器直接插入病人体内,如有极其微弱的漏电流直接流过病人的心脏,就会导致病人触电身亡,在医学上称为微电击。因此, 医院这一特殊场所的漏电保护正在受到国内医院电气设计人员的密切关注。IT 系统及其特点 1. 《民规》 14.2.1.3对 IT 系统是这样阐述的:电力系统的带电部分与大地间无直接连接(或有一点经足够大的阻抗接地),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接至接地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标准中,强烈建议IT 系统不应配出中性线。这是IT 系统与我们熟知的 TN/IT 接地系统的主要区别。图 1(IT 系统接地故障示意图)图 1(IT 系统接地故障示意图)所示,正常情况下,当IT 系统电源线路足够短时,系统中仅存在线路对地微小的电容电流。随着时间的推移, 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不断下降。当 IT 系统发生第一次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为非故障相对地电容电流,其值甚小,不致造成人身被电击或其它事故,所以不必切断故障回路电源,从而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但若不及时排除故障,在异相上又发生第二次接地故障,形成相间短路, 使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引起供电中断。2. 为了防止第二次异相接地故障发生,引起相间短路,《民规》14.2.8条规定: IT 系统必须装设绝缘监视及接地故障报警或显示装置。这项规定可以使第一点的绝缘故障及时地被发现、排查并在最早的时间内解决线路上的问题。在《建筑物电气装置第 7-710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医疗场所》GB16895.24-2005 / IEC60364-7-710:2002 710.53.1中规定 : 对每个终端回路都需设置短路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