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医院医疗影像云解决方案关键字 : 医院、医疗、影像云、云计算、云存储一、业务场景为改变目前医院医疗影像为院内建设模式,把影像数据托管至云平台上, 从而实现医疗影像的跨院、 跨区域、跨个人以及更方便的电子化数据的互通与共享。二、客户需求分析1、医院影像数据需要安全保存,实现异地冗余灾备。2、跨院区影像需要集中存储,影像共享。三、解决方案1、整体架构医疗影像云平台由上海基地负责影像云平台开发、PACS 系统集成开发、 影像应用产品迭代开发。 影像云的业务采用集中式的部署及管理,同时系统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以实现负载均衡。下图是整体业务逻辑架构:2 / 8 其中,院内的影像数据可以通过MPLS-VPN 方式,通过前置机传输至影像云中心;同样,云中心亦可以通过MPLS-VPN 方式把归档好的影像数据回传至院内 PACS ;当客户使用影像云诊断及应用工具时,则可以采用更为便捷的互联网方式进行随时随地的快速调阅和应用。可以采用专线以及互联网的方式替代MPLS-VPN 方式。2、医院侧前端部署架构医院前置机部署于医院侧, 是连接医院系统 / 设备和云存储中心系统的桥梁,只要遵循 DICOM3.0协议标准的影像设备如DR,CT 等以及院内 PACS 系统都可以接入云归档系统。该前置主要实现功能如下:根据 Dicom标准协议从医院 PACS 系统或放射设备上获取影像信息;根据 Dicom标准协议从云端将归档影像信息传送到医院PACS 系统或设备;影像数据处理,包括入库、归档、加密、压缩等;3 / 8 根据自定义协议发送影像信息到云影像中心应用集群;与云影像系统中心应用的协同业务处理;路由网关安全控制,隔离医院内外部系统。统一标准 PACS 系统,支持 C-MOVE,C-GET,C-FIND等指令。影像传输流程,如下图所示:1)院内 PACS 可以通过 Dicom的 C-STORE 协议主动发送影像数据到院内前置机影像交互模块或者在PACS 上增加节点,院内前置机影像交互模块通过Dicom的 C-MOVE 协议的方式来获取影像;2)索引处理:通过读取原始的DICOM影像数据,得出患者姓名、性别、检查编号等信息并进行记录管理;3)加密处理:支持DICOM TLS加密方式,将 DICOM 影像文件在传输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密。4)加压处理:采用DICOM J2k 压缩算法,使压缩比更高,压缩率能够达到 35%-40%;5)影像交互:传输的DICOM 索引信息及加密加压后的DICOM 文件通过内部通道传送到云端存储。6)影像回传:院内系统通过DICOM qu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