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内民主的思考(市)党的*报告提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此,笔者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依托探索创新的载体,整合组织资源,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工作,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强化教育引导,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发展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发展党内民主,首先要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要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需要增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真正体现党员的主体地位,扭转只强调组织的权威而不注重党员应有的主体地位的偏向。切实保障民主权利,要营造平等的氛围、宽松的氛围和包容的氛围。从当前实际来看,党员的主体意识相对淡薄,不少人仍习惯服从甚至盲从,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以党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为主要内容,强化民主教育,不断增强党员自主表达意愿、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结合当前许多党员把党代表仅看作一种政治荣誉称号和身份象征,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强的局面,各级党组织要加强专题培训,使广大代表清楚自身的权利和地位,明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开展调研、视察、评议等活动,切实发挥好党代表作用。针对党组织一把手,要重点加强民主集中制、正确政绩观和权利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民主执政的意识,掌握民主方法,遵守民主程序,养成民主习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健全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是党的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也是党内民主的主体。通过《党章》的描述来看,党员不仅是义务的主体也是权利的主体。所谓的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决定的地位。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的发展也必将愈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摆在突出位置。第1页共4页健全和完善党内事务公开制度。落实党员的知情权,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行党务公开。同时,党务公开是落实党员知情权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党员民主权利的有效渠道。要维护党务公开,要坚持全面公开,全方位向党员“亮底”,使之成为党内的一种“常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情况反映制度,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内上情下达的渠道,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完善党内决策参与机制。如何保障党员的参与权,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最直接、最主要的体现。要大力营造民主讨论的环境和健康宽松的氛围,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的代表大会提案制度、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在广开言路中集中智慧,在民主讨论中凝聚共识。同时,要通过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内获得较高的支持度,同民众的利益诉求相一致。改革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最本质、最核心的就是保障党员的选举权。要以改革党内选举制度为根本,不断扩大党员在党内行使选举权的范围,提供行使选举权的平台。严格“双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新的党内选举程序,突出体现选举人的意志,把那些“靠的住、有本事、肯出力”的党员选进村党组织班子,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把完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作为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中之重,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规范选举程序步骤,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直选范围,确保选举结果让组织、党员和群众满意。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落实党员群众的监督权,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发挥党员、党代表和党委委员在监督中的作用。完善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等规章,使党内民主监督的第2页共4页领域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操作更加具体。发挥党代表作用,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意见和建议,进一步畅通党员监督渠道。发挥党代表作用,着力提高民主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