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概要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项目由来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东线工程作为调水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基本任务是从长江下游取水,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补充水源,与引黄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共同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这一地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因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一项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程。东线工程的规划论证工作始于20 世纪 50 年代。1958 年中国科学院和水电部等有关单位组成南水北调研究组,曾提出从长江下游引水的大运河提水线路。60 年代初经水电部批准,江苏省开始建设江都泵站。1972 年华北大旱后,水电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东线调水方案, 197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上报国务院。 1983 年 1 月由治淮委员会提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0 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1992 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订报告》,1993 年 9 月水利部审查了这两份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采取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 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领导“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示精神,国家计委、水利部于2000 年 12 月在北京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作。根据水利部安排,淮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会同海河水利委员会, 于 2001 年编制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2002 年 12 月,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4 年 6 月编制完成《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同月,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审查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10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北京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评估。2005 年 3 月由淮委牵头组织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1987年水利部南水北调办公室编报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可研报告的修订,分别于1990 年和 1993 年编制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修订环境影响报告书》。随着本次可研...